▼
每晚9点与你聊艾灸| 与你说晚安
图片
图片
”网友提问:
冯名雨老师,闭眼就是梦,白天头晕的眼睛睁不开,咋办?
这破天儿!白天太阳跟没睡醒似的,暖烘烘的让你想脱秋裤。
到了傍晚西北风嗷嗷叫,冻得人直打摆子!
这几天碰到不少感冒发烧的、鼻炎犯了的、胃疼拉稀的、整宿瞪眼睡不着的,十个有八个都栽在这倒春寒手里!
要我说啊,这时候整啥进口保健品都是扯犊子!
咱老祖宗传下来的土法子才靠谱!就这五毛钱一个的鸡蛋,往药材汤里咕嘟咕嘟一煮,加上2个疏肝健脾的穴位,比啥褪黑素、感冒药都管用!
(戳上图,可进店)1.补肾神蛋:核桃壳煮鸡蛋
吃完核桃别扔壳!
就中间这层分心木,补肾壮阳比枸杞都管用!
俩核桃壳配俩鸡蛋,冷水泡15分钟直接煮。
大火转小火咕嘟35分钟,满屋子都是焦香味!
煮好的蛋壳都发黑了,剥开蛋白Q弹得很!撒点盐和酱油,跟卤蛋一个味儿!
我的微信群里有个6岁的小孩子,以前天天尿床,连吃半个月这蛋,现在一觉到天亮,连晚上尿床都好了!
核桃壳和分心木在中医里都可以入药,它们具有补肾助阳、固涩肾精的功效。
分心木更是具有补肾益气、活血化淤的作用。
对于老人与小孩来说,春天要常吃核桃壳煮鸡蛋,不仅可以缓解腰酸腿软、预防听力减退,还能促进良好的睡眠,增强抵抗力。
想要提高免疫力,好好睡一觉的朋友,家里面没有核桃也不用担心,用下面的两个穴位,功效是类似的。
图片
2.内关穴+公孙穴
睡眠差,有3大原因:
1.肝郁气滞:
《黄帝内经》言:“人卧血归于肝”,肝主疏泄、藏血。
长期情绪压力导致肝气郁结,气血无法顺畅归肝,则易出现入睡困难、凌晨1-3点易醒。
图片
内关穴是心包经的络穴,用纯铜刮痧板在手臂内侧刮痧,从下往上刮痧,力度稍微重一些,有清热泻火的效果。
心里的火气和郁结之气没了,自然就能睡着了。
图片
2.脾胃不和:
“胃不和则卧不安”,现代人饮食不节、暴饮暴食易伤脾胃,导致气血生化不足,心神失养。
此类患者常表现为睡眠浅、多梦、晨起疲惫,舌苔厚腻,符合“脾虚湿困”的证型。
内关穴是「四总穴」之一,在「四总穴」说:「心胸寻内关」。
意思是:心脏和胸部的不舒服,都可以用内关穴来解决。
心胸里面有胃的所在,因此,艾灸内关穴可以养胃,比如晕车呕吐时,胃里面翻江倒海,整一片生姜贴在内关穴,胃里面就舒服多了。
■.而且,公孙穴和内关穴经常联合在一起用。
内关穴通阴维脉(管全身的“里”),公孙穴通冲脉(管全身气血)。
就像水管工同时修主管道(冲脉)和分支管道(阴维脉),能快速疏通全身气血。
这对组合被古人称为“父母穴”,一个管“气”(内关),一个管“血”(公孙),搭配使用能同时补气养血。
「脾胃乃后天之本,气血生化之源」,内关穴和公孙穴把气血补足了,也就是意味着脾胃的功能好了。
脾胃好了,脾胃不和导致的失眠就消失了。
而且,气血足会衍生出「肾精」。
因为「精血同源」,肾精和气血可以相互转化,就看谁多了。
气血多,气血就转化为肾精。
肾精会大脑汇聚的地方叫「髓海」,髓海充盈,记忆力就好。
前几年有个患者,高一是凭借年级前三入学的,高一期末排名还在前三。
高二就直接倒数的,原因就在于迷恋上了淫秽的电影,时长大飞机,导致肾精亏虚。
肾精没了,髓海空虚,看啥都记不住,成绩就一落千丈。最后用了两招解决:
第一:每天睡前把自发热艾灸贴贴在肚脐,小腹和肚脐的正后方,就是肾的附近,用来补肾。
第二:用头部耳朵艾灸罐装上石磨艾柱后,艾灸耳朵和头顶。
头顶的下方就是髓海的所在,艾灸的热力渗透进入,可以促进记忆力的生发。
图片
3.心肾不交:
心火亢盛、肾水不足导致的“水火不济”,引发心烦失眠、健忘耳鸣。
尤其常见于更年期女性或长期熬夜人群。
内关穴解决此类问题,原因和第一个类似,内关穴能清心除烦,降逆和阳;三阴交可滋阴养血,补肾固阴。阴阳相配则滋生化育,心肾交泰,不再失眠。
三阴交理论上是最好的选择,但是公孙穴和三阴交同属于脾经,效果类似,因此,用公孙穴代替一二,也是可以的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